2024-11-09 23:23 | 来源:证券之星 | 阅读量:7101 |
随着市场情绪的升温,新发布的中证A500指数获得市场广泛认可,一批公募中证A500指数基金火爆发行,不少私募基金也积极行动,布局“中国版标普500”新赛道。
券商中国记者获悉,百亿量化私募茂源量化决定布局A500指数增强赛道,并于11月7日开始正式实盘交易。继量化私募磐松首发A500指增产品后,又一家私募入局。
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,由于A500市值特征相对均衡并且稍偏大市值,回测数据表现不错,未来或将引发量化私募的竞相布局。目前不少头部量化已率先进行研发和新产品备案准备,不少渠道也在与量化机构积极沟通A500指增产品的发行。
又一家私募布局A500指增
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其它宽基,中证A500指数最鲜明的特征是“核心资产”与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均衡融合,前十大标的集中度为20.98%,主要聚焦沪深两市各行业龙头,有望成为新宽基的代表指数。
自中证A500指数发布以来,一批相关的ETF基金陆续上市,首批中证A500ETF交投活跃,备受市场关注。
10月18日,业内首只A500指增私募产品完成备案,掀起了私募布局A500的浪潮。该基金名称为“磐松中证A500指数增强进取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”,由新进百亿量化机构磐松资产发行。
券商中国记者获悉,又一家百亿量化私募茂源量化出手,决定布局A500指数增强赛道,并于11月7日开始正式实盘交易。
茂源量化表示,A500指数作为拥抱指数化投资、配置核心资产、布局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,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。“9月下旬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行引发市场关注,一些渠道也提出相关产品需求,我们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。”
茂源量化指出,根据回测情况来看,由于中证A500的行业权重分散度高,市值分布较为合理,沪深300增强、中证500增强量化模型在行业/风格约束中一些掣肘的地方,中证A500增强模型则几乎不受影响。从大数定律的角度来说,更有利于各频段模型更稳定地发挥。回测数据显示,在今年2月和9月的两次量化回撤中,A500指增的超额回撤都控制得相对较好。
头部量化和渠道积极备战
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,由于A500市值特征相对均衡并且稍偏大市值,回测数据表现不错,未来或将引发量化私募的竞相布局,目前不少头部量化已率先进行研发和积极准备新产品备案。
比如,黑翼资产就对外披露,已完成了对中证A500指数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深入评估,也与代销渠道完成沟通,或于近日推出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。据了解,包括多家头部券商在内等代销渠道,近期都在与量化机构沟通和征求发行A500指数增强产品的意愿。
不过,券商中国记者查询中基协的基金备案情况,目前还没有带有A500名称的私募指增产品备案。此前磐松备案的基金产品名称目前变成了“磐松核心资产指数增强进取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”,A500从名称中消失。
上海某头部量化相关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,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确实不能代表A股的整体表现,A500的编制是结合国际投资者的投资习惯,外界对其的期待很高。符合国际投资者的需求,有助于便利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资产,有望成为A股市场的“标普500”。
“从量化私募管理人来说,如果渠道和投资者更青睐这个指数,那完全可以针对这个指数的增强产品线,而工作量并未增加很多,还是隶属于量化多头的大类别。底层仍然是全市场选股,在优化环节增加对标指数的成份股做一定约束即可。”
茂源量化表示,随着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,市场风险偏好快速修复,中证A500指数及相关指数增强产品的相继推出,有助于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宽基配置工具,成为面向未来的A股核心标杆以及吸引全球中长线资金的入市载体。
竞争激烈下超额压力大
不过,也有量化私募表示,A500指增产品规模新增还是比较难,而是转化一部分存量规模,因为目前中证500的超额业绩很难,行业竞争激烈。长期来讲,全市场选股表现更好,但会阶段性跑不赢当下最火的那一类指增产品。
以目前市场上最为主流的中证500指增产品为例,为了降低跟踪误差,需要选取较高比例的中证500指数成份股,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的交易量占整体A股比例低于20%。
上述私募表示,随着量化私募管理规模的扩大,中证500指数成份股中量化私募的交易占比不断提升逐渐高于其他股票。这使得中证500指数成份股α有效性的下降相比其他股票更为明显,从而也较大影响了中证500指增产品的超额收益表现。
数据显示,今年中证500指增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一度为-10%。经历一轮大涨行情后,依然有过半的中证500指增产品为负超额。
“这一轮牛熊周期里,持有体验是资管和财富机构要去重视的问题。搭建并完善丰富的产品线,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,将客户风险偏好与产品风险收益特征进一步做好适配;而投资者也应对持有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深入了解,寻找与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久期相匹配的产品。”某大型量化私募负责人表示。
责编:桂衍民
校对:杨立林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